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推動企業防災,強化企業與社區互助防災量能

為建立企業、社區、公部門三者間防救災工作之「自助、互助、公助」相互合作,提升臺南市災害韌性,臺南市政府於111年9月14日假南科育成中心辦理本市「111年度企業防災講習」,向企業宣導推廣企業自主防救災、建立持續營運計畫(business continuity plan, BCP)、導入持續營運管理(business continuity management, BCM),市府災害防救辦公室執行秘書王雅禾參議表示,盼藉由根植企業自主防災理念,拓展企業對於天然災害風險危害的認知,強化企業面對高風險潛勢災害全盤思考並提升營運持續策略的能力,推動企業居安思危、防患未然,串聯企業與社區互助防災量能,建構企業防災韌性。

 

本次講習邀集本市各級企業、公司行號、廠家,並由市府災害防救辦公室、消防局及成大防災研究中心團隊接力分享,說明企業防災本質。成大防災研究中心依據本市「災害防救深耕第3期計畫」協助推動企業防災經驗之基礎,於109年~110年針對臺南市的工業區進行初步篩選、考量各種災害潛勢後,最終擇定仁德工業區進行企業先期訪視作業及災害潛勢災損推估,蒐集並模擬廠區遭受淹水、地震、土壤液化等不同災害類型進行災害潛勢資料之分析,由於仁德工業區大部分位於土壤液化中潛勢區,工業區內高程較低易致水患,廠址區位緊鄰後甲里斷層,當斷層發生錯動時,將導致嚴重的人員傷亡及經濟損失。

 

成大防災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心平運用仁德工業區災害潛勢分析辨識經驗並廣為分享予本市各級企業、廠家借鏡,期導入有意願之民間企業或廠商實際參與防災工作或挹注資源強化社區應災能力,藉由企業所具備的人力和資源,持續擴充本市防災能量。

 

成大防災研究中心副主任賴文基說明,台灣總計有36條活動斷層,本市境內受影響計有7條活動斷層,所造成的大規模震災事件有1862年台南地震(六甲斷層)、1946年新化地震(新化斷層)、1964年白河地震(觸口斷層),賴副主任藉由企業營運常見的災害風險-地震災例講解企業面對震災之影響,點出企業防災對於企業之重點在於減少中斷營運之風險,以最短時間回復至能維持基本營運之速度。

 

成大防災研究中心組長黃志偉向企業講解企業災害風險評估的流程與基本手法,說明企業防災自災前準備、災中應變至災後復原之作業流程,在不同階段整備好相對應之工作,進而達到企業持續營運之方針。

 

市府消防局向現場與會業者宣導防災士角色功能以及對於防救災執行之重要性,希冀透過本次講習,充分推廣企業防災、防災士等觀念使民眾知曉,積極爭取企業認同,建立企業分擔社會責任之觀念,輔導企業實施自主防災訓練,並鼓勵參與協助社區防災演練,促進防災風險意識,進而達到災時全民「自助、互助、公助」之目標。

 

市府災害防救辦公室王參議表示,有鑒於在地企業也是地方社區的一環,企業員工可能來自於企業所在地或附近周邊社區,而部分產業別的客源也以鄰近社區為主,對社區居民來說,企業是社區產業經濟的重要支柱,也提供社區居民必要的都市服務,所以本市藉由中央計畫輔導協助企業盤點災害風險潛勢及運營量能、整合運用在地企業與地方社區防救災組織和資源等各項企業自主防災作為,是避免災時企業蒙受巨大災損、維持營運獲利的重要基礎,企業自主防災之推動更是CSR(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的重要指標之一,故創造企業與社區之聯結,以全社區取向強化社區災害防救能量並強化企業災害韌性一直是本市推動企業防災方針。

(消防局 吳羽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