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南市大規模地震災害策進方案

今(111)年9月18日下午2時44分左右,臺東池上鄉發生規模6.8有感地震,造成花東地區1人死亡,多處建築倒塌、橋梁斷裂、道路損壞及管線損毀,據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表示:「陸地上的斷層已經很久時間沒有活動,尤其中南部幾個大斷層附近地區人口多,包括九重坑、大尖山、六甲斷層、蘇花、後甲里斷層等5大斷層,都是應該要小心的。」

 

地震災害主要因子為地殼變動造成地表隆起、破裂或位移而引致災害,由於地震的發生時機與區位至今仍未有完善的成果,因此地震災害至今仍是不可預期性災害,屬無法事前預警型災害,只能提前做好各項準備,不斷的進行地震防災演練,新的建築物應都有符合建築法規,既有老舊建築物應進行耐震補強,才能夠有效降低地震災害風險。

 

針對大規模地震尚未發生前之預防,本府災害防救辦公室、各災害防救業務主管機關及37區公所,均已依災害防救法之規定編修「市級地區災害防救計畫」及「區級地區災害防救計畫」,並據計畫內容及權責分工辦理有關「地震災害」的各項防救災工作,且至少每2年檢討更新1次。

 

臺南市歷年天然災害中,多以地震災害、颱洪災害兩部分為主,又因位於臺灣西部地震帶上,此地震帶具有震源淺、強度大、餘震頻繁、持續時間較短之特性,過去境內之主要活動斷層帶有觸口斷層、木屐寮斷層、六甲斷層、左鎮斷層、新化斷層及後甲里斷層等,又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於民國111年1月4日公布臺南地區增列口宵里斷層,屬第二類活動斷層(過去10萬年至1萬年內曾活動者),據此本市共7條斷層如圖1所示,目前本市有活動斷層帶經過之行政區計有白河區、東山區、柳營區、六甲區、官田區、楠西區、玉井區、山上區、左鎮區、南化區、新化區、永康區、仁德區、東區等14區。

 

從圖2可知,在過去的災害紀錄中,地震活動頻繁,潛在的影響與威脅不容忽視。表1彙整民國84年至今的地震紀錄,可發現臺南市境內之地震規模多小於5.0,深度多小於30公里(淺層地震),近年來並未有地震災情傳出。

 

臺南市轄內有觸口斷層、木屐寮斷層、六甲斷層、口宵里斷層、左鎮斷層、新化斷層及後甲里斷層等,以及小崗山斷層分布在周圍縣市,使得本市處於地震影響的災害潛勢情形中,因此檢視本市在地震潛勢的分析中,如圖3所示,於本市東部區域與沿海山坡地形的行政區與西部沿海的平原區尚缺乏地震潛勢的資料,另外,因民國111年1 月新增列口宵里活動斷層,因此目前亦缺乏對口宵里斷層地震事件的影響區域與可能的災損評估。

 

市政府層級、行政區層級可從實務面,利用科研方法的地震災損成果修訂地區防救災計畫、建置災害應變階段提報地震災損表單紀錄之標準作業流程與相關表單、防救災資源建置等著手,其主要的流程如圖4所,並於本市災害特性及地震災害規模設定下,進行全市地震災害潛勢整合分析,於災前減災整備階段制訂各式標準作業流程及應變計畫,研商及推演可能面對之災險議題,近10年已陸續完成22個行政區的地震潛勢與地震災損研究。

 

行政區級機關可以應用既有的科研成果,將之修訂於該區的地區防救災計畫,在建置災損評估圖資與基礎資料後,亦同時建置災害應變中心編組名冊人員最新資料,相關聯絡電話亦即時更新。此外,對於行政區具有潛勢危害之區域,平時即宜加強訪視溝通,如協調與當地里、鄰長、住戶等建立緊急通報方式,於災時即可即時提供災情查通報等災損相關資訊。

 

韌性社區納入韌性城市「低脆弱度」與「高回復力」概念,除社區環境能夠承受災害衝擊外,也強調能快速反應並自災害中復原重建。藉由防災韌性社區的推動過程,可以提高民眾的危機意識,自主進行防救災作為,對災害具有應變能力,使民眾了解自身環境的現況,強調民眾能自行完成多數工作,如參與防災士培訓,成為營造韌性社區的主要推手。

 

目前我國的企業防災的推動,仍在萌芽期,但國內有多個公部門已在積極推動企業防災工作,特別是我國中小企業體占比最多,而諸多中小企業對天然災害的認知有限,也較缺乏全盤思考提升災害韌性/營運持續策略的能力,目前政府已在技術上予以協助,編制「企業防災指導手冊」供企業參酌,並輔以適切的教育訓練等策略來促進企業導入營運持續之概念,降低災害對企業及社區的衝擊。

 

災情發生時政府機關的支援能量有限,於災中黃金搶救期間,一般民眾自助自保成為災害防救第一道防線、社區互助為第二道防線、政府單位搶救為第三道防線。即應將災害發生時,被動等待公部門救災的思維,轉化為民眾主動自主防災的行動。因此,除在韌性社區推動防災士的認證外,也應在各級學校宣導防災知識與演練,提高民眾的防災意識;公部門則可以將防災知識於平時利用各種活動加強宣導,再利用自主韌性社區的推動,將有助於全民防災的落實。

 

表2彙擬26項本市針對地震災害之短(2年內)、中(2-4年)、長期(4年以上)具體對策,未來將持續更新檢討並納入本市及各區地區災害防救計畫,以務實的態度落實計畫內容,確實做好各項防救災工作,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大規模地震災害發生時不但會造成民眾的恐慌,同時也會造成應變與救災救難人員的慌亂,本府針對地震災害,以我國中央研究院<大規模地震災害防治策略建議書>三大核心概念:「老屋不倒-提升既存建物之耐震能力、提升結構安全以減少傷亡;生命確保-強化人命救助及疏散避難支援以保障安全;機能不停-確保政府及企業持續運作之能力」為策略主軸,輔以科研支持地震模擬及衝擊損失評估,落實災害防救認知、學習、推廣與實地演練,期能有效大幅減低災害造成的損失,迅速從災害中恢復社會秩序,確保人民儘早回歸正常生活。

(災防辦公室 王建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