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六甲區公所建立監視器設置點,有效運用智慧科技減災!

「防災減災,重在行動,貴在堅持。」台灣地區地震、颱風等天然災害較為頻繁,根據統計臺灣每年約遭受3~5個颱風侵襲,加上全球氣候異常,發生大豪雨機率增加,常有水庫、灌溉埤塘緊急洩洪,排水路宣洩不及,或即時降雨量驟增,導致排水系統無法即時排出低漥地嚴重淹水情形。為即時掌握水情,避免民眾生命財物損害,科技防災已成未來趨勢。

 

颱風豪雨災害發生時,常因缺乏災害發生地點之影像資料,致災害應變中心難以進行有效之災情評估及研判,原因在於當風雨強勁時,災情查通報人員無法在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取得災情資訊回傳給災害應變中心。因此,六甲區公所於111年4月委託南天有線電視股份有限公司,建立即影像傳輸系統,透過電腦、手機、平板等監看本區水閘門、易積淹水及運動公園等12處即時災情,能精準有效的掌控水情變化。若發生災害時,能夠得知如何應變及疏散並整合里內各單位有效應用,保障人民生命之安全。

 

為了降低災害對生命、財產的威脅性,進而健全地區防救災體系,建立由下而上的災害預防觀念和避災對策。裝設監視器錄影系統服務將能強化公部門與居民防災應變之能力,提升防災組織能力,使相關人員熟悉不同災害及時機所發生之現象,將提升防災意識及凝聚共識,以達到減輕災害程度之目標,同時提升專業技能與訓練,落實災害防救計畫之執行,致本區防救體系更臻完善。

 

六甲區長陳啓榮表示,透過智慧化監控可有效達到防減災的效能,於颱風期間或豪雨期間,即時觀看該系統水情現況,加強資訊傳遞的效率,可迅速掌握災害情資,提升災害之預警、緊急應變與災後迅速復原之機能。如發生水情異常警戒,可即時通報或聯繫當地里辦公處、警察機關提早因應,如交通安全警示、封路或儘速派員檢查與修復等作為,以達到防災減災之效果。

 

民政局長姜淋煌相當肯定公所這項作法,為防止突發性天然災害,透過科技智慧,可有效減少災害對民眾之損傷,提升民眾生活安全品質,為優良減災行為之推動。並且呼籲大家,颱風影響期間,非必要不要出門,並備妥各項防疫、防災物品,以及3日以上糧食飲用水等民生物資,以確保自身安全。

 

臺南市市長黃偉哲重視災時的應變能力,面對難以預測的天然災害,往往令人措手不及,因此期望在災害發生之前即把損害降到最低。防災重於救災、離災優於防災。颱風影響期間,非必要不要出門,並備妥各項防疫、防災物品,以及3日以上糧食飲用水等民生物資,以確保自身安全,如因受災使電話損壞、線路不通或壅塞狀況,亦可使用1991報平安語音留言專線與親友相互報平安。

(六甲區公所  郭雯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