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市政府教育局辦理109年度防災校園知能工作研習會,為國家防災日系列活動揭開序幕

各級學校校園災害防救教育的推動是全民防災教育相當重要的一環,防災從小做起,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市政府教育局為落實推動各級學校防災教育,於109年8月6至7日與災害防救辦公室共同舉辦,並委請七股區光復生態實驗小學,假歸仁區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臺南實驗室辦理109年度防災校園知能工作研習會,參訓對象以全市高、國(中)小防災業務承辦教師為主,藉由研習會以強化校園推動災害防救實務相關知能,共同守護校園安全。

 

本次研習會共分溪南、溪北兩場次,每場參加教師約150名,課程主講人由市政府府災害防救辦公室推薦中央氣象局臺灣南區氣象中心洪俊煌課長及高苑科技大學劉白梅教授擔任講師,針對臺南地區氣候環境高溫多雨及鄰近斷層帶等環境特性,分別講授「氣象防災資訊判讀」與「校園地震防災教育及因應對策」等課程。

 

109年度防災校園知能工作研習會開幕儀式由市政府府災害防救辦公室執行秘書侯俊彥參事、教育局學輔校安科陳宗暘科長、七股區光復生態實驗小學楊安然校長等共同主持,侯參事致詞表示,臺灣地理環境特殊,每年颱風侵襲帶來豐沛雨量或無預警有感地震,這些天然災害一定會發生,只是無法事前預估災害規模,因此;居安思危,有備無患,「防災重於救災、離災優於防災」,這是最基本的認知。感謝老師在校園裡除了正常的教學外,還要給予學生額外的防救災知識的傳授指導,正確的防救災觀念會影響一輩子。開幕儀式簡單隆重,接續由臺灣南區氣象中心洪俊煌課長講授「氣象防災資訊判讀」,洪課長透過多部影片介紹在臺灣獨特的地理位置及全球暖化趨勢下,各種可能遇到的災害性天氣成因與現象,包括罕見的龍捲風及臺灣常發生的午後雷陣雨、梅雨和颱風,並針對颱風的生成條件、侵襲路徑、警報發布及歷史災情等,進行完整的解說,讓老師們對氣象資訊判斷有了初步的瞭解。

 

下午由高苑科技大學劉白梅教授講授「校園地震防災教育及因應對策」,劉教授同時擔任學校建築結構耐震診斷與補強的審查委員,與參訓老師們有些相當熟識,她以臺南地區歷史災情提醒參訓老師應「鑑古知今」,勿忘過去災害帶來的教訓,應從這些教訓中學習到未來如何減少災害帶來的損傷,更著重探討建築物的耐震與否。隨著近年來各校校舍耐震補強工程陸續完成,希望學校都能達到「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垮」原則,確保災害來臨時校園師生都能安全。

 

本次研習地點經市政府災害防救辦公室指定要至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臺南實驗室,該實驗室是南部地區唯一地震研究中心,於106年8月9日完工啟用,實驗室裡設有「雙軸向動態試驗系統」,亞洲唯一能驗證隔震元件受近斷層地震作用下的動態行為、「長衝程高速度地震模擬振動台」,可模擬921地震近斷層地震造成的地表位移、「反力牆與強力地板」等,特別安排該實驗室黃瀚偉研究員介紹參觀導覽,實地走訪實驗室大型機具設備,由於參訓老師都是第一次來到臺南實驗室,對相關研究地震的巨型設備,且設備經費比建築結構工程經費還貴,大開眼界,收穫良多。

 

綜合座談會除由劉教授及本市防災輔導團總召洪國展校長解答老師們對學校耐震補強的疑惑外,教育局學輔校安科陳科長勉勵各校多與防災輔導團的防災前輩或專家學者建立良好互動關係,共同為校園安全把關,侯參事也以防火、防水、防震、防疫「文防四寶」比喻校園防災工作的重要性,藉此機會向參訓老師們宣導住家要安裝住宅警報器的必要性,「有裝有保庇」。這場防災校園知能工作研習會,為109年國家防災日系列活動揭開序幕,防災教育從校園做起,期盼與會教師能將所學帶回學校,應用於未來實務工作上,共同提升校園的災害防救意識與行動,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在校園裡快快樂樂的成長與學習。

(教育局 黃清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