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強化防災志工對避難收容處所開設的認識及作業,提升志工防災協作整備能力,中西區公所1月23日上午在6樓禮堂辦理「114年防災志工聯繫會報暨教育訓練」,邀集五條港里、小西門里、永華里及林澄輝基金會等關懷據點志工及區公所志工隊參與學習,期能增進防災志工團體互動聯繫,提升防災志工防災觀念及避難收容器具操作的認識。
區長蔡佳甫在「114年防災志工聯繫會報暨教育訓練」致詞感謝志工伙伴參與防災志工行列,期勉透過教育訓練,認識防災觀念,瞭解防災志工角色定位,因應災害發生時,可協力參與防災協作與避難收容處所開設工作,隨後由社會課進行避難收容處所運作、高齡弱勢收容安置作業等相關說明,民政課就防災士培訓、防災協作中心及防災志工角色定位與志工分享,並示範避難收容器具-福慧床的操作使用,獲得志工熱烈回應。
災害防救應變搶救是與時間賽跑的工作,災後安置避難收容亦是如此,前者講求是時效,後項看重的是規劃,而避難收容作業的完備性,更是牽繫災民的生活、身心與情緒感受,因此,志工人力分配運用與投入,更是影響收容工作的推動成效的關鍵,區公所辦理防災志工教育訓練,讓志工瞭解防災士、防災協作中心相關措施,認識防災士定位為「協助推動社區自主防災」的角色,並透過「記口訣、學防災」的防災宣導,確保在災害發生第一時間如何行維護自身安全,進而可互助、協助他人,強化社區防災應變及災害互助能力,面對災害問題處理,以自助、互助為先、公助為後的防救災觀念,建立民間防災協作機制,提升防救災工作在地化成效。
中西區公所持續運用防災士辦理區里、關懷據點防災宣導,1月20日結合永華里「迎春送暖 防災打詐」活動,以「防災口訣」快問快答方式,透過置入性宣導將「防災口訣」牢記,期能將防災觀念內化為民眾生活習慣的反應能力,簡淺易懂學防災,藉以提升宣導層面的多元性及里民參與的多面性。
「防災重於救災,離災優於防災」,地震災害發生是無從預判,可預警時間更是極為短暫,南部地區1月份連續地震,地震速報警訊響起,提醒大家不可輕忽災害應變工作,災害防救工作著重區里災害防救應變的韌性,區公所以「減災、整備、應變、復原」災害防救步驟,落實防災整備工作,平時階段持續辦理區里防災宣導、防災設備檢整工作,並定期前往保全戶、獨居長者住家訪視關懷,也媒合光明診所、新樓醫院等醫療院所簽訂醫療支援協定,強化災害防救支援能量;建立志工編組納入防災協作中心運作機制,完備防救災工作在地化志工人力運用,災前做好準備,災害隨時應變。
(中西區公所 程軾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