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大腸癌篩檢簡介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大腸癌篩檢簡介

大腸癌概況

大腸癌為國人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且呈每年快速增加的趨勢,每年約有1萬多人得到大腸癌,並有超過4千人因大腸癌死亡。大腸癌是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且治癒率很高的癌症。根據統計,早期的大腸癌如果妥善治療,存活率高達90%以上。篩檢政策依據歐美國家經驗,每一至二年進行1次糞便潛血篩檢約可下降18%至33%的大腸癌死亡率。

大腸癌篩檢政策

      在台灣,由於大腸癌多發生在50歲以後,因此,國民健康署有效運用菸品健康福利捐,補助50-74歲民眾每2年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民眾可持健保卡到健保特約醫療院所檢查,檢查服務資訊請洽當地衛生局(所)、健康服務中心或至本署網站(http://www.hpa.gov.tw/)查詢。 

      大腸癌的早期並無症狀,最可靠的方法就是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而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是目前最安全且方便的篩檢工具。檢查結果如有異常(篩檢結果為陽性),需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若出現下列症狀,請儘速就醫: 
  ◎大便中有血 
  ◎大便中有黏液 
  ◎排便習慣改變 (一下子腹瀉,一下子便秘) 
  ◎大便變細小 
  ◎經常性腹瀉或便秘 
  ◎體重減輕 
  ◎貧血 
  ◎如腫瘤較大,則可觸摸到腫塊 
以上症狀不代表發生大腸癌,但症狀如持續出現超過2星期以上,應立即請專科醫師檢查。  

如何預防大腸癌 

  1.天天五蔬果: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類,避免吃煙燻或燒烤食物。 
  2.維持每日運動。 
  3.二年一篩檢:定期糞便潛血檢查,可早期發現大腸癌,並有效降低2成死亡率。 

何謂糞便潛血檢查

      糞便潛血檢查是檢查糞便表面是否有肉眼看不出來的血液,由於大腸癌的腫瘤或息肉會受到糞便摩擦而流血,血液因而附著在糞便表面排出,所以透過糞便潛血檢查能早期發現大腸癌或息肉個案,並經由大腸鏡檢查作進一步診斷,及早接受治療,進而阻斷癌症的發生與進展,才能減少大腸癌的傷害。 目前糞便潛血檢查是使用定量免疫法,不需要飲食限制,相當簡單方便。

      糞便潛血檢查並非百分之百準確,當有任何異狀時,仍應找專科醫師做必要檢查。做糞便潛血檢查需要注意什麼:
  1.在糞便的不同表面刮取適量的糞便,放入內含保存液專用的採便管。 
  2.由於糞便中的血液在室溫下會被破壞,請採檢完後盡速送回;如無法於當日立即送檢,務必先存放於冰箱冷藏保存。 

檢查結果為陽性該怎麼辦?

      如果糞便潛血檢查呈陽性時,建議至大腸直腸外科、腸胃肝膽科、消化腸胃系內科或一般外科,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其好處是檢查過程如有發現病兆或瘜肉時,可以直接取樣做切片或是將它切除。若無法做大腸鏡檢查時,可考慮大腸鋇劑攝影加乙狀結腸鏡檢查。 

大腸鏡檢查結果及後續處理建議:
  1.正常:不需作其他處理,建議每2年定期做糞便潛血檢查。 
  2.發現息肉:切除息肉,並依專科醫師指示做大腸鏡檢查追蹤。 
  3.發現大腸癌:請依專科醫師指示接受後續治療及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