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市定古蹟-原臺南公會堂

原臺南公會堂【住址】臺南市中西區民權路二段30號
【簡介】
臺南公會堂基本上空間構成是由前棟及後面大集會堂組成。
【歷史沿革】
臺南公會堂,其址原為清道光年間地方士紳吳尚新所建之吳園,內有亭台樓閣、假山、池塘等設施,尤以仿飛來峰之景最為引人。日治時期建為臺南公館,後來稱為臺南公會堂,為當時市民重要集會空間。
二戰後改為中山堂,民國44年再改為省立社教館,並加以修繕,今庭園尚存留一部份,省立社教館遷移後改為臺南公會堂。
【特色】
臺南公會堂基本上空間構成是由前棟及後面大集會堂組成,大集會堂為木構式,空間上較機能化,並未施用任何西方歷史建築語彙,但是北面因地形關係形成的拱廊地下室,相當有趣。前棟則有較多的西方歷史建築語彙,中央入口部份,二層設有陽台,上方之三角形山牆內有繁複的裝飾浮雕。
臺南公會堂前棟建築應用了許多西方歷史建築之風格,卻在前棟兩翼部份屋頂矮牆上,使用綠釉花磚,此種材料在臺灣傳統建築中多半與紅磚並用,有通風採光即裝飾之效,本土性濃厚,建築風格也帶上幾分本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