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賀!中西區銀同社區周昱愷、文和社區楊玉鴦獲社區關懷據點攝影比賽二、三名

社區有愛、攝影傳情,用鏡頭來訴說社區志工愛與溫情,無言勝有言,用照片傳達社區無限關懷,觸動內心深處。中西區銀同社區周昱愷、文和社區楊玉鴦參與「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攝影比賽,分別以「104歲與三代志工的故事」、「生命的原動力」的攝影作品,獲選為二、三名的優勝作品,文和社區陳建國「融合的情誼」獲選佳作,4月23日「臺南市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成就與展望發表會」接受市府表揚;區長黎燕玉為各社區參與照顧關懷據點的心力投入,表示感謝,對銀同社區、文和社區參與社區關懷據點攝影比賽榮獲二、三名與佳作的佳績,將社區關懷服務的愛心,以鏡頭來傳達社區志工的溫情,表示祝賀之意。

中西區銀同社區、文和社區成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推動社區關懷服務工作,銀同社區以推動家庭志工及三代志工服務為社區志工特色,社區領有志工服務手冊人員,最年長志工為75歲、最年輕志工為8歲,社區志工三代同堂均投入銀同社區志工服務行列計有13個家庭,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服務包括電話問安訪視、志工到宅訪視及辦理健康促進活動,社區並結合每週二次的到宅訪視服務,為社區長者進行血壓量測及環境簡易打掃整理,關心長者健康及生活情形,並利用每週一次的健康促進活動,設置2處定點,為長者提供穴道拍打的簡易按摩服務,也透過活動辦理,共聚長者話家常。

銀同社區理事長鄭雀燕表示,「104歲與三代志工的故事」作品是由兒子周昱愷拍攝,緣起於社區104歲長者鄭玉嬌的居家照護服務說起,因長者之子為聾啞身障因素,平時照顧長輩能力有限,初訪視時發現環境整理情形不佳,就與母親張美怡、先生周智祥及兒女周昱愷、周巧蓉等家人共同分工,陪長者說說話及協助打掃家中環境,並代協助向慈濟申請二手床,替換原有凹陷舊床,提供長者較好床具,並申請居家照護服務,也發動志工愛心捐募,為長者籌募居家照護服務費用,讓長者安養生活,以三代的志工服務愛,不經意的透過鏡頭的詮釋,造就出「104歲與三代志工的故事」的作品,鄭理事長說明三代志工也以社區弱勢兒童家庭為推動起點,從接受幫助到回饋助人的過程轉換,鼓勵學童參與成為社區小志工,並延伸影響,帶動家人的參與,透過志工服務付出,弱勢家庭仍能以捐款以外的不同面向服務來回饋助人;鄭理事長也開心表示攝影作品能獲選是大意外,原以作為紀錄關懷據點工作成果及社區服務工作情形的照片,卻意外獲選為第二名優勝作品,這份獲獎的肯定與榮譽,對社區及個人都是極大的鼓勵與鼓舞。

文和社區在推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則以電話問安訪視、志工到宅訪視及辦理健康促進活動為主,今年更朝健康養生為推動方向,辦理太極拳、太極功夫扇等學習活動,並與無障礙福利之家協力建立預防跌倒篩選站,為長者提供防跌諮詢,同時結合社區巡守隊夜間勤務,在里內獨居老人住家設置巡查點,定期巡查,為社區關懷據點開創多元面向的服務,讓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變成一個大家庭。

獲選第三名的文和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總幹事楊玉鴦表示,「生命的原動力」是從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辦理餐敘活動得來的記錄,看郭永烽、林麗娜二位長者快樂溫馨參與社區餐敘,甜蜜互動的恩愛情形宛如昔日戀愛感覺,是令人羨慕的生活意境;獲選佳作的陳建國,以「融合的情誼」照片,記錄一段關懷據點辦理健行活動的情景,說出長者從語言不通到練習台語歌的融入之情,再沈思「唐山過臺灣」的回憶中,也融入了生活的點點滴滴,將自己融合於社區大家庭中。

為鼓勵民眾、社區關懷據點志工透過鏡頭紀錄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工作的溫情點滴,展現關懷據點運作內容與精神意涵,市府辦理「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的一天」攝影比賽,將社區志工的關懷服務,透過鏡頭的紀錄,傳達志工溫情的最深處,期能拉進民眾與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的距離,促進民眾參與、投入志工服務工作。「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的一天」攝影比賽前三名優勝作品分別由社團法人臺南市好鄰居全人關懷協會黃柏鈞的「哥倆好」獲評為第一名、第二名為銀同社區周昱愷的「104歲與三代志工的故事」,第三名優勝作品有三位,分別為文和社區楊玉鴦的「生命的原動力」、大智社區周秀琴的「守護銀髮族」及財團法人臺灣省臺南市天主教仁愛修女會洪曼華的「永不止息的讚美」,另由文和社區陳建國等19人作品獲選為佳作,將獲頒獎狀及獎金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