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2010鄭成功文化節-恭請延平王金身暨臺灣船下水典禮

2010鄭成功文化節活動,繼「明 延平王鄭成功」開臺349週年中樞祭典暨「薪火相船,航向未來」特展後,5月1日在林默娘公園旁臺灣船復原基地進行臺灣船下水典禮,並由許市長在上午7時由延平郡王祠恭請延平王金身聖駕,共同為臺灣船祭祀祈福,祈求航行順利。
上午7時,許市長與文化觀光處處長劉怡蘋前往延平郡王祠,舉行簡單隆重的恭請聖駕儀式,上午10時30分於臺灣船復原重現基地,由許市長、警察局副局長殷金磬、憲兵隊隊長謝振國及文化觀光處處長劉怡蘋,分別恭請延平王、甘輝將軍、萬里將軍及媽祖金身,在下水前上船為臺灣船祭祀祈福,祈求航行順利。

臺灣船下水典禮,依照安平在地古禮,為臺灣船進行揭船眼儀式、並由船上灑下已祭拜祈福之紅龜粿贈予民眾,賜福民眾平安健康,隨即動臺灣船下水儀式,祈求在延平王及媽祖的庇佑之下,臺灣船未來航向國際時都能平安順利。下水儀式現場擠滿參與觀禮的民眾,取六六大順的吉祥數字,大家從六開始倒數,「六、五、四、三、二、一」,啟動臺灣船下水儀式,煙火也隨即熱鬧升空,現場民眾也以熱情掌聲,慶賀臺灣船下水的歷史一刻。

許市長致詞時表示,復原臺灣船期間,所有工作人員都非常用心、專職造船,每一塊木材都是經過檢查、討論後才使用,謹慎的精神就是臺灣人的精神,臺灣船重現感動天地,是臺灣人的驕傲與光榮,許市長宣示明年此時,臺灣船也將要首航至延平王鄭成功的出生地-日本平戶。許市長指出臺灣船的建造,是以1:1 全比例復原打造,臺灣船外型來自日本平戶市松浦史料館收藏的1706年清朝康熙年間遺留的圖形,全長29.5公尺、面寬7.26公尺、主桅高28公尺、重約300 公噸,排水量150公噸,分別以南洋櫸木、臺灣特產相思木、柳安木(阿必屯)、柚木等,以木材屬性不同的特性,分別建造船的不同部位,因臺灣船屬於戰船,因此在船身兩旁的船眼需微微往前看(能看到敵船)。

在復原重現「臺灣船」的過程中,使用許多傳統造船古法,像是傳統木船用來防止船帆或木頭因為長期風吹日曬容易裂開損壞的方法,就是塗上具有防曬效果的薯榔(植物)汁液,減少碎裂、變形及漏水;另外只有在傳統木製船上才會使用的造船工法,叫做「捻縫」,「捻縫」就是利用黏著劑接合木板之間縫隙的工法,確保木質船舶的防水和安全性,而這種黏著劑就是利用蚵灰與桐油混合製成。「臺灣船」在5月1日下水典禮後,明年此時計畫航向鄭成功出生地-日本平戶,未來航程更計畫走訪澎湖、金門、廈門、泉州等鄭成功足跡所到之地,許市長的「成功之路」,將成為國際盛事,這是臺南的光榮、府城的榮光。

在臺灣船下水儀式及活動即將完成之時,天空出現了日暈現象,太陽外圍出現一道環形彩虹,現場民眾對天空奇象更是稱奇,據廟宇人士表示,這是吉兆,代表神明顯威,將為臺南市帶來大福大吉。(新聞來源:99.5.1市政新聞)

(註記:日暈主要發生的原因,與太陽的照射角和當時的雲層,有著相當密切的關聯一般當地面上空出現所謂的卷層雲時,由於雲中的溫度多在零下30度左右,匯聚在雲層內的小水滴透過凝結的過程,而成為較大顆粒狀的冰晶,就在此時,太陽的照射角度如果剛好合適的話,陽光穿過雲層產生折射後,便會分解成黃、紅、綠、藍、紫等多彩顏色,也就形成這種所謂的「日暈」現象,故日暈是地球大氣所產生的現象,日暈的形成是單純的光學現象,資料參考:yahoo知識網/日暈和日冕的差別及yahoo部落格/烏魯木齊星球/日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