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善化區船筏操作人員進行水上演練,強化水災救援技能

為使善化區船筏操作人員於水災發生時,能運用船筏進行民眾疏散撤離及民生物資運送事宜,善化區公所特於113年5月4日,移師臺南科學園區堤塘湖舉辦「113年度船筏操作人員專業教育訓練」,敦聘臺南市政府消防局第四救護大隊專業教官們現場授課,除公所職員外,還有易淹水潛勢地區的里長及里民出席與會,共計28人參加訓練,授課內容包含救生設備使用要點及安全注意事項,以及船筏、船外機及船槳的操作要領與保養維護實務,公所也出動2艘自購之橡皮艇供學員進行水上實際操作訓練。

 

課程一開始係先介紹救生衣本體及正確的穿著方法,接著是船槳的操控,包含使船隻前進、後退及轉向的技巧,而救生圈的拋丟也是訓練的課程之一。本次水上操演所使用的船隻係公所自購之充氣式橡皮艇,重量僅20多公斤,承重則高達600公斤,最多可搭載5人,釋放腔內空氣後可折疊收納,一部機車足以載運至積淹水區域,充氣後即可投入救援工作,極富機動性。市府消防局第四大隊也出動配備船外機的橡皮艇投入本次教育訓練,船外機驅動船筏快速前進,節省人力也縮短救援時間,進而完成更多的救援任務,因此本次訓練也請教官一併講解船外機操作,包含油料的調配比例、輸油管線之連接、各項控制閥門的功用,以及發動引擎的步驟,學員也都實際拉動引擎拉繩發動船外機。

 

5、6月的梅雨即將到來,而出梅後至9月就是颱風盛行的季節,期間經常帶來超大豪雨,再加上近年來溫室效應所造成極端氣候的影響,短時間就會降下排水設施難以負荷的超高雨量,除造成因排水不及之積水外,亦可能形成足以沖毀河岸堤防的洪水,引發大規模的淹水,而淹水區域內,人員及車輛根本寸步難行,此時,對災民進行救援及發送民生物資的最佳運輸工具,非屬船筏莫屬。原先市府消防局配置於善化區的管筏,在歷經十多年的風吹日曬雨淋,已有腐蝕、老化、斷裂等跡象,為免災時發生船身破損進水而無法發揮救援功能之憾事,公所旋即添購橡皮艇進行汰換,以維持救援量能。

 

臺南市長黃偉哲指出,目前面對水災之因應幾乎都採取就地垂直避難為主,快速有序地配給飲用水、糧食等等民生物資,可以在積淹水未退期間安撫災民情緒,區公所若是能協助調度船筏操作人員,分擔民生物資的運送補給,消防人員就能專注於水上救援,執行溺水及受困水域民眾的人命搶救任務。

 

善化區長方澤心表示,除船筏操作教育訓練外,救生衣、救生圈、拋繩器等等救生相關裝備,每年均進行盤查及清潔,並聘請善化消防分隊測試堪用性,亦編列預算委請專業廠商對每台船筏進行維護保養,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確保救災人員的人身安全及救援工作的順利,救援裝備的日常保養維護工作絕不可輕忽,正如臺南市長黃偉哲常言,防災業務要抱著「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之態度經營,以確保災害發生時船筏及救生設備能發揮正常功能,分擔消防人員的救援工作。

(善化區公所 許榮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