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是文旦的故鄉,時過清明,車行未至麻豆市街,已在道路上看到一畝畝翠綠的文旦柚果園在平原散開,雖然雪白般的柚花已謝,但穿梭文旦果園小路,鼻尖似乎還聞得到淡淡清香,細細一看文旦柚果正長出枝頭等待穀雨時分來臨,吸飽春雨及沃土養分。這裡是享譽全國文旦柚產區,麻豆老欉文旦果實肥碩,質美味甜,是中秋佳節月圓人圓的應景時鮮,更是餽贈親友最好的伴手禮,文旦已成為麻豆的代名詞。
走進麻豆區公所,看到許多文旦的週邊產品以及討喜的文創小物,麻豆區長孔慶瑤向採訪小組逐一介紹麻豆區公所前些日主辦的特色活動「柚花藝術節」,在柚花巷間茶席品茗、音樂會及藝文特展活動,讓嗅、味、聽、視覺同時到位,經歷一場極為難得的感官饗宴,盛況空前。孔區長及同仁為地方產業發展所發揮的巧思及用心,以帶動地方多元發展,謀求地方最大的福祉,從區政治理延伸到產業發展,這是區長職責所在,但文旦農產豐收與否,最重要的關鍵還是要「老天爺賞飯吃」,因為清明後到中秋這段時間是影響文旦成長最重要的階段,然而這段時間卻充滿了變數,梅雨鋒面帶來豪雨或颱風侵襲強風將文旦果實吹落,都可能讓農民努力的心血如同文旦落地,百般無奈傷心欲絕,這是最不願意見到的情境。
麻豆在臺灣地方史上是個知名的鄉鎮,荷蘭治台,稱此為「 Madou社」,乃西拉雅族四大社之一,明永曆十五年(西元1661年),鄭成功來台驅荷,所製輿圖記示麻豆為番社。距今二百餘年前,麻豆原為一荒陬濱海地帶,麻荳港則為倒風內海東南方之汊港,據臺灣府誌記載 : 「倒風港分三叉,西南為麻荳港,南茅港尾 港,北為鐵線橋港。」港水流經水堀頭,水堀頭即為碼頭所在,舟楫往來商業盛極一時,其外緣沙洲林立,現今海埔池王府府址的海埔里即位此海岸沙地。嗣後,天然環境的變因,麻荳港航道漸告淤塞,港灣浮覆後,或變成為窪地,或成為港塭,原本濱海之古麻荳社遂成為內陸地域。因此;麻豆區轄內部分低窪地區自然而然成為天然的滯洪池,水患是無法避免的景象。縣市合併後,統計過去10年淹水紀錄,如 2013年康芮颱風、2015年杜鵑颱風、2016年梅姬颱風、2018年0822豪雨等,淹水明星災區都以麻豆大排及埤頭排水沿岸的埤頭里、北勢里、海埔里及港尾里等為主要地區,當中央氣象局發布颱風或豪雨特報時,新聞媒體SNG車自動停駐在明星災區,準備拍攝淹水畫面,對歷任區長而言,都是一項嚴峻的考驗。
孔區長服務公職歷經中西區民政、社會課長、七股區主任秘書等,於106年11月接任麻豆區長,孔區長以戒慎恐懼的態度推動各項區政治理工作,時時自我惕勵,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如何提升行政效率,加強為民服務。她走遍麻豆區每個社區、每條巷弄,深知麻豆區地理環境特殊,翻開過去淹水歷史,88風災麻豆區幾乎寸步難行,全泡在水裡,面對災害嚴峻挑戰,她必須比別人承擔更重大的責任,不能有所疏忽,更不能懈怠,因為這項任務攸關市民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對於災害防救各項工作落實執行,更是重中之重,她積極整合地方救災資源,處處做好萬全準備,她常掛在嘴邊一句話「災害不會等您準備好了才來」,與同仁共同勉勵,勇敢接受老天爺的考驗就對了。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服務公職屆滿34年的歲月裡,要讓孔區長這輩子永遠忘不了的公務經歷,當屬107年0822豪雨事件,沒有颱風卻帶來比颱風更多的雨量,氣象資料顯示會有豪雨,萬萬沒有想到雨有如傾盆而下,好似水龍頭沒關,當天晚上連續幾個小時降雨幾乎沒有停歇,她心裡頭惦惦擔憂這場雨可能造成相當的災情,午夜過後邀集同仁研商對於低窪地區是否採取預防性疏散撤離,以確保市民安全,提前疏散撤離,市民會質疑責怪區公所大驚小怪擾民,但如果撤離時機過晚,暗夜撤離困難度增加,也會對市民在撤離過程中造成更大的風險及不便,下達疏散撤離的時機及決策陷入兩難。面對時間一分一秒跳動,孔區長處事鎮定,謀定而動,首先請同仁先行盤點整備救災能量,串聯轄內救災救護單位,第一時間在最可能淹水潛勢區埤頭派出所成立前進指揮所,即時掌握雨勢水量,此時此刻暗黑的空中,唯一聽得見的聲音就是稀里嘩啦「落雨聲」。
孔區長面對雨勢持續滂沱傾下,整晚未闔眼,緊盯著各社區電話通報淹水災情,接獲部分地區區排宣洩不及,造成埤頭、北勢地區在永安宮周邊淹水深度達180公分以上訊息後。凌晨0時她當機立斷下達緊急疏散撤離命令,協調里長及社區父老,調度消防分隊高底盤車輛以及吉普車,進入遊覽車無法抵達的淹水社區,將市民一戶戶載送至外圍道路集結後上遊覽車,一車一車送至規劃的避難收容處所-麻豆代天府,暫住安全乾淨的香客大樓。這場豪雨總計疏散撤離278位市民,先後協請國軍動員1,700名兵力支援救災(含協助果農撿拾落果、環境清理及消毒),62車次中型戰術輪車,淹水期間供應市民9,189個便當,災後受理淹水救助1,267戶等。回顧這段歷史,數字的背後,是一個無法用金錢衡量的公務經歷,點滴在心頭,也是一個彌足珍貴的記憶,迄今回想當時的處置景象,若非親身經歷,實非文字言語所能表達,這次的豪雨經驗,永生難忘,孔區長笑笑談稱,經歷一次就夠了,不能再有第二次。
這是一場難以置信的降雨量,熱帶性低氣壓就帶來如此豐沛的雨量,氣象預報未曾有過的紀錄,這場豪雨麻豆區有四分之一全泡在水裡,總爺排水溢堤、麻豆大排逼近滿水位、救災人員出動救生艇進行緊急撤離、凌晨緊急申請細胞廣播(CBS)(首次夜間發布)、真理大學體育館及棒球場成為天然蓄洪池,所有能發生的、可以發生的、會發生的都發生了,0822豪雨事件真真實實驗證了區公所及社區平時的各項防災整備工作及採取必要的緊急應變措施,同時也即席考驗區長決策思維及區公所同仁和總體救災團隊的應變能力。孔區長特別感性說出這是一場發揮團隊精神的戰役,她很幸運有這群一起打拼奮戰的夥伴,從雨降下那一刻開始,啟動災害應變中心開設機制,各項措施都是環環相扣,不管是國軍兵力申請、聯絡配置、餐食訂購、災情系統登錄、災情通報、狀況處置,乃至災後復原及淹水戶救助的審查,都極具挑戰且艱難的工作,雖然區公所人力有限、日夜輪班值勤,在榮譽感與責任心的加持驅動下,分工合作,同舟共濟,勇於承擔,如願完成這項任務,將災害損失降至最低。
孔區長分享她這幾年推動災害防救的經驗,秉持「做中學、學中做」的理念,逐步踏實推動各項防救災工作,由於市民防災意識已大幅提升,其中自主防災社區的落實執行,轄內埤頭里長李開通已經做了最好的示範,她一直鼓勵其他易淹水社區學習參考,讓社區市民串聯起來自動自發參與自主防災,使公部門能在有限的救災能量下發揮最大的效益,這是未來工作的重點。其次;面對大規模災害時,區公所救災資源有限,整合公私協力攜手合作,共同守護家園,一直是麻豆區公所努力的目標,如與普門仁愛之家簽訂特殊需求者收容支援協定、岱稜科技公司捐贈太陽能LED防災避難看板、與轄內總鋪師及善化官田區餐廳簽訂熟食支援協定、與保寧宮簽訂發電機支援協定、積極媒合民間團體捐贈防救災資源(膠筏及鎂鋁合金救災船艇),更在今年4月間與南天有線電視網合作建置監視器系統監看水情,提升智慧防災效益,逐步建構麻豆區防救災能量。
孔區長向採訪小組透露心聲,傾訴所面對的困境,災害防救工作的重要,不言而喻,當災害發生時,社會公眾或新聞媒體常會以放大鏡檢視區公所具體作為,由於災害防救工作牽涉範圍廣泛,從平時災防計畫擬定、防災宣導、災害演練,災中應變、災後復原等,工作量相當驚人,且災害來臨時是緊急突發,更考驗承辦人員的抗壓性、協調及反應能力,但區公所承辦人力只有1員,沉重繁雜的工作,承辦人員的異動是隱憂,工作經驗無法傳承,要培養一位具備專業知識與能力的災防承辦人員更非一朝一夕,基層的聲音期待中央及市政府能聽見。
孔區長在採訪最後拿出手機播放同仁在0822豪雨救災過程的紀錄影片,告訴採訪小組這隻紀錄影片在許多場合播放時,她與許多同仁都十分感動,這種患難與共所建立的革命情感,讓她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信心。孔區長毅力堅定的性格及發揮女性溫柔似水堅強如冰的特質,相信109年汛期即將到來,面對無法預知的災害考驗,汲取每次的防災經驗,為下次做好準備,如同麻豆區老欉的文旦樹,經歷多少場次的風雨折磨摧殘,依然屹立健在,人生過往也是如此,生命的精采豐富,走過必留下足跡。
(災防辦公室 李尚儒 王建智 林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