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人文東區,幸福宜居,渾身充滿幹勁的東區區長陳勝楠,結合民間企業公私協力推動全民防災教育宣導有成,盤點歷史底蘊熱點,編織串連成有深度的人文走讀

「人文東區」美麗化身,臺南市東區早在清代即為臺灣府城最具中西文化薈萃之處,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後續的都市規劃已成為臺南市最具文教的行政區域,區內成功大學、臺南一中等20所各級學校及臺南市立文化中心與裕文、林森兩座圖書館,形塑出東區濃厚的人文氛圍;「幸福宜居」城市UP,區內公園綠地繽紛絢麗,自然生態注入充沛的活力,提升整體生活環境品質,為紀念英籍巴克禮牧師而命名的巴克禮紀念公園及剛剛竣工啟用的平實公園,是知名的綠色地標,東區已成為名副其實「宜居」的代名詞。

 

東區目前人口數18萬5千多人,由於東區地理環境位於四通八達的交通道路網與縱貫鐵路、國道大灣交流道開闢後所帶來便捷的交通帶動東區整體商業發展,吸引大量人口移入,成為臺南市37區人口密度最高的行政區,未來結合臺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建構出新型態的都市格局與意象,帶來嶄新的都市面貌,指日可待。「人多,代誌就多」,尤其面對各類型天然災害的挑戰,轄內後甲里活動斷層的威脅,防災整備工作隨時都要上線(ON CALL),「寧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備」,面對嚴峻的工作任務,這個月防災英雄大特寫專訪人物就是渾身充滿幹勁活力的東區區長陳勝楠。

 

在走進東區區公所時,與不少洽公民眾擦身而過,看見服務親切的公務同仁及熱情志工協助導引,感到十分窩心。首先映入眼簾就是防災櫥窗,擺滿了相關的防災宣導品及緊急避難包等,提醒市民要有居安思危有備無患的防災意識。進到區長辦公室,簡潔明亮的辦公室,櫥窗擺設的一座又一座的獎牌獎座,足以見證陳區長推展區里業務卓越優異的績效,其中有2塊獎牌特別醒目顯眼,就是辦理區級災害防救業務經市政府考核結果榮獲107年甲組第一名,108年第三名,「防災英雄」實至名歸。

 

從陳區長侃侃而談中,完全可以感受身為第一線擔任區長所應承擔的任務與扮演的角色,除了例行公務推動外,天天要面對市民鄉親突如其來電話詢問或里長(民意代表)交辦事項,忙碌的公務行程如同「陀螺旋轉」形容,真是貼切。因為區公所扮演一個平台整合的功能,所有與市民鄉親有關的權利或義務,幾乎都能透過區公所協助解決問題,或尋求適當的資源救助等。陳區長特別提到今年因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發燒,疫情初期區公所負責「自主健康管理」、「居家檢疫」和「居家隔離」等防疫措施,由里長或里幹事負責,每天主動追蹤,其次如火如荼結合社區、宮廟、市場等擴大宣導社區防疫工作,保持社交距離等,邁向防疫新生活。國內疫情趨緩,政府推出「因應疫情擴大急難紓困實施方案」,補助對象為擴大照顧因疫情生計受困民眾,除原有工作,未加入軍、公、教、勞、農保等社會保險,未領有其他政府機關紓困相關補助補助(貼)、津貼,受理窗口為居住地區公所審核認定,受理期間動員同仁週末假日加班,面對「堆積如山」的書面資料(4285件),有時還要飽受無禮指責,謂之刁難,情何以堪?陳區長真的為同仁叫屈。

 

陳區長擔任公職以來,一直秉持自我惕勵進修,自我奮發上進,常常告訴自己「山區的孩子比別人要更努力,才能出頭天」,從偏遠的左鎮鄉公所課長及機要秘書,縣市合併調派擔任中西區主任秘書,市政府民政局區里行政科長,於103年12月奉派擔任中西區區長,107年年初接任東區區長,公務經歷十分完整,也因為歷任不同行政職務,成就陳區長對推動公務的敏銳度及豐沛的社會人際脈絡,他十分自我安慰一路走來因為待人忠厚誠懇、做事認真負責,不管是民間友人或企業老闆都能情義相挺。108年2月推動民間企業防災看板捐贈,獲得聖為企業、南天府、聖曜文教機構鼎力支持,在重要明顯處所設置避難看板,兼具觀光導覽地圖,一次到位。108年10月27日與國賓影城攜手合作辦理108年自主防災平實健走暨企業防災實兵演練,邀請45里里長及里民參加防災健走活動,108年1月8日與國產實業進行企業防災宣導等,陳區長對於防救災教育訓練與宣導活動,常鼓勵同仁發揮創意點子,活動不拘形式,要活潑多元,引起學童市民興趣,如東區E機GO,東區防災APP,到幼兒園、學校巡迴推廣,獲得學童熱烈響應,回家要轉告家人下載,透過APP提供居住地週邊防災資訊,讓市民可以透過靈活多元方式取得正確的防災資源與資訊,全家齊心做好防災整備保平安,才能達到全民防災教育的目標。

 

陳區長對東區災害潛勢及各類型災害,瞭若指掌,東區天然災害最大的威脅,就是後甲里活動斷層,活動斷層潛勢位置就在虎尾寮,為能提高市民對地震無預警的風險認知,不斷結合社區活動或各種機會,請區公所同仁、里鄰長加強宣導再宣導,演練再演練,抗震保命3步驟,提升市民對地震初期疏散避難防災意識,已深入社區長輩及家庭。面對地震威脅陳區長一點也不敢大意,若發生地震災害,市民鄉親第一時間緊急疏散避難,獲得妥善收容安置,是區公所責無旁貸的任務,為確保避難收容場所的安全,針對轄內13間社區活動中心經評估有安全疑慮,已爭取補強經費9千多萬元,逐步完成耐震補強作業,截至目前僅剩1間尚在工程進行,其餘均已竣工重新開放使用,讓未來如有需要開設收容安置時,無後顧之憂。

 

陳區長最擔心的災害就是登革熱防治工作,東區人口多,都會社區密集,稍有不慎恐引起社區群聚感染,因此;對於防治登革熱工作,東區公所已列入日常重中之重的工作,以108年為例,轄內發生登革熱病例計13例,大數集中在鐵道沿線周邊,因為鐵路地化工程進行所拆除的建築物,下雨過後,遺留下的建築物及工地地下室成為登革熱病媒蚊孳生的溫床。對這些熱點唯一因應之道就是動員同仁逐一清查列管,孳生源要徹底清理,多管齊下與施工單位開會討論,邀集疾病管制署、國家衛生研究院團隊等現地勘查,交換心得,協助工地建立通報與自主檢查機制,

 

「路,走得比別人長」,實戰經驗累積自然比別人豐富,陳區長對於登革熱防治心得一籮筐,從災害預防工作的核心觀念做起,噴藥防治只是治本,他觀察過去登革熱在噴藥作業上,經常以區里作為單位,但病媒蚊是活的,會飛、會移動,為能發揮噴藥防治的功效,他打破區里街道的界線,以整體戰作為對策主軸,依照發現的病例位置或熱點分布,劃定區塊與畫出阻隔線,由外而內施藥,以整體區塊防治策略取代過去固定模式街里噴藥作業。最重要還是宣導市民自動自發清理家戶積水容器,以兌換民生物品為誘因,鼓勵瓶瓶罐罐回收,才能有效防堵登革熱發生蔓延。陳區長推動登革熱防治有成,在108年10月14日獲中興大學昆蟲系杜武俊教授邀請,前往印尼萬隆參加「印尼-臺灣登革熱交流合作計畫成果發表會」,以「Taiwan Social -Economic Approach」為題發表演講,及進行實務交流,暢談分享臺灣地方政府在登革熱防疫經驗,包含疫情監測、衛生教育、社區參與等,以提升整體登革熱區域防治,獲得在場國際防疫專家與官員的好評,陳區長對這場意外收穫,常自勉「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人若精彩,天自安排」,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汗水不會白流,辛勤走過自然會留下足跡,這是意外的插曲,增添公務旅程值得留下的紀錄。

 

陳區長豐富的行政經驗,隨手拈來就能點出問題關鍵,面對問題,快速反應即時解決,讓市民有感就是最好的行政作為。他特別提到靈活思考、運用策略的重要,縱然災前做好完整的準備與規劃,一旦災害發生時,事前的沙盤推演與災害現場實際狀況絕對相差十萬八千里,當下就是考驗決策與第一線執行人員的智慧。他分享105年0206美濃地震時緊急處置的經驗,地震導致供水水管破裂,長時間停水造成市民生活極為不便,消防分隊出動消防水車穿梭街道提供市民民生用水,由於消防水車數量有限,家家戶戶大排長龍等待取水,造成市民生活不便,遇到排隊窘境,民怨不滿情緒大爆發,交相指責,此時陳區長與同仁腦力激盪,尋求最好的對策方案,靈光乍現,提出利用學校校舍水塔當作臨時供水站,消防車、供水車直接將注水到學校水塔,市民直接到周邊鄰近學校教室前水龍頭取水,達到分流取水效率,市民不再排隊等候大幅縮短取水時間,順利化解當下危機。雖然校方擔心可能造成馬達毀損,陳區長立馬保證馬達毀損立即更換,果斷決策贏得校方尊敬。面對問題,苦民所苦,以同理心感同身受的態度積極處理,相信路是人走出來的,在公務部門服務好修行,誠如黃市長勉勵所說:「為市民多想一點、多做一點」,一切盡在不言中。

 

訪談最後陳區長念茲在茲就是推展人文走讀活動,規劃路線有「東門町人文懷舊路線」、「西竹圍歷史建築路線」,分別邀請大員文化觀光協會創會會長張明山老師及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蔡侑樺博士擔任導覽解說,導引市民從新認識有歷史底蘊內涵的東區東門町歷史街區及西竹圍,「西竹圍」在哪裡?就是現今鐵道東側前鋒路及育樂街一帶,清代稱為「西竹圍」,日治時期屬於「竹園町」之範圍內,日人在此地設置官員宅邸、學校等設施,一部份保留至今,再連結原「旭町」一帶的軍隊營舍、高等工業學校(現成大)校舍等,繼續盤點轄內歷史底蘊熱點,編織串連成有深度的人文走讀,讓市民深深體會所居住的地方竟然有如此豐富的歷史文化。期許自己能為東區多做一些有意義的活動,留下更多讓市民懷舊的故事景點,一起營造「人文東區,幸福宜居」的目標。

(災防辦公室 李尚儒 王建智 林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