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善化區公所移師南科堤塘湖辦理水上管筏操作演練

臺灣位處西大平洋颱風帶,每年都有規模不等的颱風肆虐,經常帶來超大豪雨,再加上近年來溫室效應所造成極端氣候的影響,短時間就會降下排水設施難以負荷的超高雨量,使得淹水機率倍增,而淹水區域內,人員及車輛根本寸步難行,此時,對災民進行救援及發送民生物資的最佳運輸工具,非船筏莫屬。

 

因此善化區公所特於112年5月8日,在臺南科學園區的堤塘湖舉辦「112年度管筏操作人員專業教育訓練」,敦聘臺南市政府消防局第四救護大隊之專業教官,教導救生設備使用要點及安全注意事項,以及管筏、船外機及船槳的操作要領和保養與維護實務,並進行水上實際操作訓練,期於水災發生時,能運用管筏進行民眾疏散撤離及民生物資運送事宜。

 

本次教育訓練除陸地訓練外,還特別吊掛配置於善化區的管筏及船外機,運送至位於臺南科學園區內的堤塘湖,讓參訓人員實際上船,於水面上進行訓練,親身體會管筏漂浮在水面上的動態,學習在搖晃船身上保持平衡、施力拉動引擎、轉動油門控制船速,及操控把手控制船隻方向的技巧,一開始學員們都不太習慣,但在教官的細心教導下,都逐漸適應熟悉並順利完成操控管筏駛離碼頭,繞行湖面的課程。

 

所謂「自救才能救人」,訓練的一開始就先教導自身安全注意事項,包含頭盔、防寒衣、膠鞋、手套的介紹,以及救生衣的穿戴方式,讓學員們瞭解如何保護自身的生命安全。接著是救生設備使用要點的說明,課程內容有膠筏的充氣、救生圈的拋丟,以及划動船槳控制船隻前進、後退及轉向的技巧,藉此習得掌握救人的要領。此外,每艘管筏都有配置船外機,即為一部有螺旋槳的馬達也,安裝後能驅使管筏快速前進,不僅縮短救援的時間,也節省人力,在一樣的時間內,比起手動的船槳,能完成更多的救援任務,因此本次訓練也請教官一併授予船外機操作,逐一講解油料的調配比例、油管的輸油方式、各項控制閥門的功用,以及發動引擎的步驟,學員也都實際拉動引擎拉繩,成功發動船外機。

 

善化區所放置的管筏是臺南市政府消防局所配發,因鑑於88水災造成善化區昌隆、六德、六分、溪美、胡家、胡厝等里嚴重淹水,當時僅能藉管筏及膠筏等設備,始得深入災區進行救援,於是災後市府消防局隨即配發8艘管筏,置放於上開里別,以備不時之需,並規畫由該里之里民及善化區公所同仁組成善化區管筏操作人員,於有淹水災情時,能立即自行出動,協助警消單位執行救援及發送物資等工作。

 

市長黃偉哲指出,自88水災後,對曾文溪堤防的修建一直不遺餘力,護岸工程的成效斐然,善化區迄今已無潰堤而淹水的情事發生,然臺南市正遭逢3年沒颱風、600天沒大雨的百年大旱,曾文水庫甚至僅剩6.4%的蓄水量,根據「久旱必有大澇」的歷史經驗,呼籲防災相關人員仍應提高警覺,加強水患整備工作。

 

善化區長方澤心表示,管筏操作成員難免因身體狀況、生涯規畫或職務異動而退出,或因久未操作而生疏,為使新進人員能習得操作要領及喚醒存續人員的記憶,公所每年均辦理管筏操作訓練,期勉操作人員能藉此次訓練熟悉管筏及船外機的操作,能於水患發生時,發揮救援的能力。

(善化區公所 許榮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