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先民開台拓墾的故事,您是否曾聽過?您知道臺南市安定區新吉里的由來嗎?先民渡海來台,安定區新吉里的祖籍地,為現址西方約三公里處之蘆竹崙,鄭成功領台時,蘆竹崙是台江內海河埔沖積地,因一大片蘆竹,故取名蘆竹崙。當時的蘆竹崙土壤肥沃非常適合耕種農田,形成部落聚居拓墾超過1000戶,後因曾文溪多次氾濫改道,部份先民輾轉遷村至現址竿仔埔重建家園,形成新集結的聚落,故舊稱新結庄或新庄仔,據新吉里方振漢里長說,後來改稱為新吉,有取其字面吉祥之寓意。
安定區新吉里方振漢里長家族世代居住新吉地區,是一位懷有濃烈愛鄉愛土情懷的在地囝仔,這塊土地是他從小成長的地方,人親土更親,對於地方鄉親大小事自然有著無法割捨的特殊情感。方里長過去曾經營文具行、擔任社區理事長及議員助理,始終關心著地方的建設與發展,不論是珍貴的傳統文化宋江陣,還是居民最憂心的水患災害,都能發現他總是默默耕耘、用心守護著新吉里,無私奉獻身為新吉人的一份心力,這些無怨無悔的付出與貢獻,鄉親們都看在眼裡,107年在地方鄉親的擁護下順利當選首任里長,是名副其實眾望所歸,也是他實現理念的第一步,盡里長職責,事事關心。
新吉里居民最關心的一件事,莫過於淹水問題,「家裡淹過水,才知道淹水的痛苦。」這幾乎是所有易淹水地區居民的共同心聲。方里長指著地圖娓娓道來,新吉里位於曾文溪南岸,台19線將新吉里聚落分為東西兩個部份,從地理位置上來說,東北邊是海寮里與文科里管寮部落,國道8號橫臥里北,里南又有嘉南大圳,都是地基較高的地方,新吉里在地勢上相對低漥,因此,當地的排水路徑,主要是由東向西,東邊的雨水會經由台19線底下的3個箱涵,流往下游安南區公親里,一路向西往十二佃、本淵寮,最後經過臺南科技工業區流入臺灣海峽,這段水路雖僅約20幾公里,但由於箱涵容量不敷使用,且上下游地區間的高低落差較小,重力排水不易,豪雨時雨水難以迅速往下游排去,如又逢漲潮期間,下游出海口水路回堵,里內頓成汪洋一片,所有道路幾乎都在水面之下,居民早已司空見慣,只能苦中作樂安慰自己,淹水總會消退,也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
方里長說,社區能不淹水是最好,大家也就不用每逢豪雨就「皮皮挫」、「挫咧等」,但通常是「別人淹、新吉一定也淹;別人沒淹、新吉還是淹!」常常颱風豪雨時出去巡視,風大雨大雷聲大,社區巡守人員只有雨衣頭燈等簡單配備,危險性相當高,通常又是晚上視線不好,社區巡守人員必須要對地方很熟悉,要注意有無暗溝或電線桿漏電等意外,手機也常常因為碰到大雨而損壞,總是冒著風雨撩水一整夜,時常面臨到「要出去很危險,不出去又放不下心」的心理拔河,有時候家人不諒解,會覺得風雨那麼大還出去做什麼?還記得有一次方太太不放心他一個人在風雨交加的時刻外出,無奈里長職責所在,他堅持一定要外出查看,後來他老婆只好穿著雨衣冒雨夫妻同行一起出去巡視查看社區淹水情形,讓她也體驗關心社區安危,如同救人一命是神聖的任務。
新吉里歷經大大小小的水患災害,98年八八水災是歷年最嚴重的災害,103年0812水災更是少數淹水的地區,足足淹了3天水才消退,汪洋一片的「奇景」更引來各家電視台SNG車「爭相報導」。所謂「久病成良醫」,在承受如此嚴峻水患威脅的環境中,居民除了有著「習慣成自然」的自主防災觀念,當然也發展出一套有效的「生存法則」,核心概念就是「超前部署」。方里長上任後,積極運作社區防災機制,組織新吉里防災小尖兵。方里長說,其實社區並沒有比較正式的防災組織,在歷史淹水經驗的「訓練」下,里民都很有概念,平常就把三角錐、警戒繩索放在易淹水地區里民家中,電線桿也都設有水位量尺,用路人也可依水位高度判斷是否涉水而過,發生淹水時也可即時拉起封鎖線避免用路人涉險,並立即拍照回報區公所防災群組,應變組織與功能相當健全。其次,居民已有直覺反射自主疏散撤離的觀念,也都會有2-3天的存糧;此外,他靠著一群情義相挺的在地親朋好友,每當豪雨來襲前就會自動自發前往巡視水閘門與抽水機組,視雨勢變化觀察排水溝渠的水位高度變化提早啟動抽水機,而不是等水淹起來再去抽水。以109年0826豪雨來說,市政府水利局去年甫完成新吉里上游的排水分流,將原本要流入新吉排水的水分流到六塊寮排水,加上在雨勢增強之前,方里長就先緊急請水利局增調一部抽水機,才讓新吉里免受淹水之苦,安然度過0826豪雨。
為能替社區淹水找出解決的方案,方里長也曾考慮參照其他淹水社區模式成立水患自主防災社區,他認為地方治水是百年大計,必須全面性的檢討與規劃,參加自主防災社區,即便獲獎也僅得到象徵性質的獎勵,卻要耗費許多時間在繁瑣的行政與文書作業,對於地方水患問題無法達到正本清源的解決,自主防災社區的推動難以達到立竿見影的成效。另外,由於新吉里活動中心地勢低窪,也不能做為避難收容地點,實際上新吉里淹水時間最長約持續2-3天,一旦疏散撤離,居們必須到地勢較高的社區避難,普遍而言,民眾不願撤離到離家太遠的地方,面對水患撤離居民通常採垂直疏散,住宅建築只要是二樓以上,就不擔心生命安危,但居民最關心與頭痛的問題還是居家淹水所造成的財產損失及後續清理家園的不便。因此,當進行垂直疏散時,適時提供救濟物資是必要的,載送救濟物資的工具與方式,是方里長最近常思考如何面對與解決的對策。
方里長除了對地方水患相當有心得外,公務繁忙之餘,另一個身份是地方信仰中心保安宮宋江陣的「教練」。方里長家族從祖父輩到他的兒子,一家四代都是保安宮宋江陣的當然成員,82年起更成為指導教練,在工商社會變遷快速的生活環境下,要肩負傳承地方文化的重擔,難上加難,鼓勵新生軍的投入參與,更是重中之重的挑戰。方里長說,新吉里參與西港慶安宮刈香已有300多年歷史,最初庄裡的陣頭是「打七響仔(板)」,當時有搶烏紗燈的傳統,大約100多年前,新吉庄於某次盛會奪得烏紗燈,因為鄰近部落的武陣較為強勢,結果回庄路上卻被人搶走,就在當地耆老的發起下,出資召集鄉勇團練,以武陣助威,形成現在新吉宋江陣的起源。提到宋江陣,方里長有感而發,過去傳統農業社會,一個陣頭約40-50人,大家都是自己聚落的人,宋江陣可防禦聚落安全,也象徵著聚落團結。但現今工商社會變化快速,每個人都為顧三餐奔波,為家庭、為工作,宋江陣的團練愈來愈少,漸漸式微,鮮少能聚集在一起,現在為了宮廟節慶活動與文化傳承表演,只好花錢僱武陣職人來撐場面表演,早已失去傳統文化的底蘊,方里長對於新吉里過去以宋江陣聞名的歷史,只能從記憶中找尋而己,不勝噓噓。
方里長最後告訴採訪小組:「淹水的地方大家都很辛苦啦!」治水工程是百年大計,需要長遠而完善的規劃,非一蹴可幾,政府相關單位一直很努力協助地方處理淹水問題,曾向經濟部水利署水規所專家們提出許多建議,專家學者透過電腦模擬分析水情,與地方實際水路認知有落差,新吉地區與曾文溪南岸僅約1-2公里的垂直距離,曾建議將積淹水患抽往曾文溪河床,應是迅速有效降低新吉里淹水威脅的最小工程,建議方案目前正極力爭取,新吉淹水改善規劃現正上網公告,12月1日正式開標,里長緊盯此案,期能遠離水患,持續秉持愛鄉愛土的情懷,以實務宏觀的遠見,為社區治水把脈,開立水患處方箋,盡里長職責,全心全力做好社區防救災工作,衷心期盼地方不要淹水,冀望政府相關部門所提出的解決淹水計畫,要先跟地方溝通討論,因為治水治理不是紙上作業也不是電腦前桌上作業,要符合實務,才是最好的、最佳的策略。
(災防辦公室 王建智 李尚儒 林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