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新化區舊稱「大目降」,係平埔族西拉雅系新港社屬社「大目降社」的舊地,此社舊志亦 作「大穆降」;明鄭時期,新化區域大抵屬「感化里」和「廣儲里」的轄域;清領之後,「感化里」改稱「大目降里(庄)」;發展至嘉慶年間,據嘉慶十二年 (一八O七年)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卷一地志「街里」條載:「又其東北曰廣儲東里(距城四十里)、廣儲西里(距城三十里)、大目降庄(距城三十五里, 有街曰大目降街)」,顯示當時大目降庄已形成街肆,並出現繁榮的大目降街,成為地方發展中心。日治之後,明治四十一年(一九O九年)日人於此設「大目降支 廳」,隸屬「台南廳」管轄。大正九年(一九二O年)日人在台實施地方制度改革,設州郡制度,以原明鄭時期「新化里」、「感化里」(清領後改稱「大目降 里」)、「善化里」、廣儲里,轄域劃設「新化郡」,「大目降庄」因係此郡的郡役所所在地,乃易稱作「新化街」,屬「台南州」所轄;戰後據此改為「新化鎮」。爾後,民國九十九年(二O一O年)12月25日縣市合併,改為「新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