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什麼是細懸浮微粒?

空氣中存在許多污染物,其中漂浮在空氣中類似灰塵的粒狀物稱為懸浮微粒(ParticulateMatter,PM),PM粒徑大小有別,小於或等於2.5微米(μm)的懸浮微粒,就稱為細懸浮微粒(PM2.5),單位以微克/立方公尺(μg/m3)表示之。它的直徑還不到人的頭髮絲粗細的1/28,PM2.5懸浮於空氣中的生命週期可達數周,傳送距離更是可超過1000公里。組成包括硫酸鹽、硝酸鹽、銨鹽、元素碳、有機碳、多苯環芳香烴、金屬離子如鉛鎘釩鎳銅鋅、生物有機物等。

什麼是細懸浮微粒

什麼是細懸浮微粒2

 

  • 細懸浮微粒的生成來源?

PM2.5來源可分為原生性及衍生性,皆可能由自然界或人為產生。原生性細懸浮微粒係指被排放到大氣時即為PM2.5的粒狀物,該成分主要乃由物理破碎或一次污染排放所產生,原生性氣膠主要的化學組成份與來源分別為海鹽飛沫、裸露地表經由風力作用所揚起的灰塵微粒,鍋爐及機動車輛之燃燒排放,而衍生性細懸浮微粒則係指被釋出之非PM2.5之化學物質(稱為前驅物,可能為固體、液體或氣體),在大氣環境中經過一連串極其複雜的化學變化與光化反應後成為PM2.5的微粒,主要為硫酸鹽、硝酸鹽及銨鹽,以上污染來源均除本地污染外,亦受到境外長程傳輸污染之影響。

依來源區分

自然界產出

火山爆發、地殼岩石等

人類行為產出

石化燃料及工業排放、移動 源廢氣等燃燒行為

依性質區分

原生性PM2.5

直接從自然與人為活動所排 放,在大氣環境中未經化學反應的微粒

衍生性PM2.5

自然與人為活動排放到大氣 環境中的化學物質,經過太陽光照或其他化學反應後生成。

 

細懸浮微粒的生成來源

 

  • 細懸浮微粒有甚麼影響?

空氣中的懸浮微粒會經由鼻、咽及喉進入人體,10微米以上的微粒可由鼻腔去除,較小的微粒則會經由氣管、支氣管經肺泡吸收進入人體內部。不同粒徑大小的懸浮微粒,可能會導致人體器官不同的危害。近年來,許多流行病理學研究已確立PM2.5對於健康造成影響,包括:支氣管炎、氣喘、心血管疾病、肺癌等,無論長期或短期暴露在空氣污染物的環境之下,皆會提高呼吸道疾病及死亡之風險。

細懸浮微粒有甚麼影響

 

不同懸浮微粒粒徑分布對呼吸系統影響

 

  • 如何有效對抗細懸浮微粒?

對抗PM2.5三步驟

掌握空氣品質指標(AQI)

為了提供民眾簡單易懂的空氣品質資訊,105年12月1日起實施空氣品質指標(Air Quality Index, AQI),整合原有「PSI指標」與「PM2.5指標」雙指標、雙顏色及污染物項目,變成單一空氣品質指標,讓民眾更簡單易懂完整的空氣品質資訊。 民眾可參考AQI活動建議,規劃適切的日常生活作息。

關心空氣品質預報

環境部每日發布即時空氣品質指標(AQI)值,並提供每小時監測數據。民眾可至本局網站首頁、行政院環境部空氣品質監測網或環境即時通 APP查詢即時空氣品質指標(AQI)值及即時濃度值。

做好防護

善用口罩保健康:

一般空氣品質良好時健康的民眾無須配戴口罩,一旦暴露在高濃度PM2.5的環境中,配戴口罩是減少危害最簡單的方法。建議可使用N95 口罩,具有良好過濾與吸附效果,但較阻擋呼吸暢通應注意長時間配戴容易出現缺氧、胸悶等情況。

待在室內護健康:

當戶外空品不良時可待在室內降低暴露風險,室內減少開窗,搭配有高效率過濾網(HEPA)空氣清淨機來淨化室內空氣。另外在家中燒香拜 拜時可考慮減少次數或打開門窗,並搭配抽風設備增加室內通風。

自我管理好健康:

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多喝水飲食均衡,並適當運動提升自我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