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安平文教基金會於107年4月1日舉辦「安平軍夫祭」導覽活動,邀您報名參加

安平文教基金會從2010年開始辦理安平軍夫祭,至今已是第九回活動。遙想當年臺灣在日本統治下因戰爭體制參與二戰,充當日本軍人或軍屬約有二十萬七千二百人,主要擔任陸、海軍基層人員,因死亡及生死不明者多達五萬三千多名,加上二千多名受傷殘疾者,約五萬五千人,犧牲至為慘烈,這些在戰爭中戰沒的臺灣人,除二萬八千餘名奉祀在日本國東京靖國神社外,其餘的人其蹤影事跡少數被記錄之後,大多消失在時間的歲月中。
而在臺南安平第一公墓安平路旁,卻留有一座十二軍夫墓,記錄著這場在土地上的歷史傷痛,這是臺灣人被動員參加二次大戰所陣亡軍屬的紀念史蹟,源於1937年日本軍在中國河北發動盧溝橋事變之後,為擴大戰場整軍進侵上海,計畫將軍力沿著長江下游進入內地,逼迫中國屈服投降,但因作戰人力不足,遂在臺灣徵調軍夫至中國戰場從事支援工作,第一批徵調的軍夫中有四百多名的安平人,初期即有十二名戰死,日本政府為安慰亡魂,遂在安平建造軍夫墓。這個臺灣唯一紀念軍夫墓園,建造於1938年,距今剛好八十年。當時臺南市役所及第二聯隊舉行盛大的市葬及聯隊葬的祭典。
安平軍夫墓在二次大戰終戰後,除了家屬後代及同僚的私人祭拜外,從來沒有舉辦過公開的祭祀活動。安平文教基金會從十多年前開始記錄、收集軍夫的史料,於2010年清明節時,邀集尚存的軍夫長輩、家屬後代及政府官員與地方仕紳,共同集會於軍夫墓前舉辦安平軍夫祭的追思紀念活動。
遙想1937年至1945年之間,臺灣人迫於殖民體制而參戰,安平軍屬陣亡之士,當局建十二軍夫墓,是也因應戰爭時局的精神動員,一方面為安置亡魂,撫慰家屬,一方面褒揚忠君愛國之國民意識。以加強臺灣人對日本的國族認同,至終戰之後,國體變更,昔年帝國體制下的榮典,轉變成了後代子孫祭祀父祖的場域。
本次軍夫祭典預定於4月1日上午10時舉辦,現場先辦理導覽活動。祭典則以傳統上香的儀式配合獻花祭、獻茶祭及短笛、長蕭演奏當年音樂,由軍夫後代安平文教基金會董事黃榮章主祭,地方耆老陪祭,歡迎市民共同來瞭解這一段已被隱沒在歷史洪流中的故事。

◆活動導覽行程
09:30 報到(軍夫祭現場-湯匙山公墓)
10:00 軍夫祭觀禮
10:30 烏特勒支堡戰役(鄭荷戰爭地點)
10:40 湯匙山下的水井(安平第一公墓的地理與風水傳說)
11:00 大員首富盧經堂宅的家宅密碼與安平民宅空間的風水元素
11:20 安平日式建築巡禮
12:00 賦歸

◆導覽活動報名電話
06-2996195楊雅萍小姐

發稿人:安平文教基金會 聯絡電話:06-2996195【安平區公所協助安平文教基金會發佈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