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歲時節俗介紹

正月
初一:元旦,俗稱新正,又稱過新年。不論男女老少,表示萬象更新。
初二:婦女回娘家。
初四:接神。俗以為十二月二十四日,灶神上天奏報,正月初四會回到人間,所以信徒備牲醴、四果、 放炮竹到所屬角頭的廟宇迎神,祈求降賜吉祥。
初五:隔開。大部分的公司行號,都在初五開張,家家戶戶從初五開始回復平常的生活作息。
初九:天公生,有的人在家裡拜,有的人到台南的天公廟(今之天壇)拜拜。
初十:地公主。地公就是地藏王,初十是祂的生日。
十五日:上元節,也稱「元宵節」。天、地、水三神合稱三官大帝,本是古代對自然崇拜的遺風。到了唐 代,以正月十五為上元,七月十五為中元,十月十五為下元,民間以上元祭天官,中元祭地官,下元祭水官。

二月
初二:福德正神誕辰,俗稱「土地公生」。一般民家準備牲禮、四果、在家祭拜。商家在傍晚設宴慰勞員工,稱「牙祭」,以後每月初二、十六日都做牙,而這天是今年的頭一次,所以稱做「頭牙」。
十九日:觀世音菩薩誕辰。

三月
初三:寒食節,俗稱「三日節」,吃潤餅。
十五日:保生大帝誕辰。
二十三日:天上聖母誕辰,俗稱「媽祖生」。

四月
初八:佛陀聖誕紀念日
二十日:城隍爺誕辰。

五月
初五:端午節,俗稱「五月節」。

六月
十九:觀世音菩薩成道日。
廿四日:關聖帝君聖誕。

七月
初一:開鬼門,七月最後一天關鬼門,從初一到三十日,各戶人家及各廟宇都會準備飯菜等祭無基主的(孤魂野鬼),稱為「普渡」,等於是一年一次的慶祝會,請好兄弟大飽一餐的意思,以七月十五為最高潮。
初四:放水燈。
初七:七夕情人節。
十五日:中元普渡。不僅參與所屬角頭廟宇的公普,上午祭拜祖先,下午在拜門口,也就是好兄弟。
龍眼和空心菜是不可或缺的祭品,龍眼剝成兩半,投入金爐一塊兒燒,因為剝成半圓狀的龍眼殼,好似一個碗,是讓好兄弟裝食物用的;空心菜則是代表兵馬,供好兄弟出遊時使用。

八月
十五日:中秋節,備中秋月餅、柚子等水果祭拜神明、祖先。

九月
九日:重陽節。俗稱「老人節」。
十九日:觀世音菩薩出家日。

十月
初五:達摩祖師誕辰。

十一月
十七日:阿彌陀佛誕辰。

十二月
八日:釋迦牟尼佛成道日。
十六日:祀土地公,稱為「尾牙」。
二十四日:送神。備四果、清香、放炮恭請神明回鄉過年。
二十五日:天神下降。民間相傳天神下降,監督人間善惡,所以當天不可以吵架、不可討債。
二十九日:大掃除、搓湯圓,元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