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灣府城隍廟

臺灣府城隍廟

【住址】臺南市中西區青年路133號
【簡介】
隍是古代神話中用來守護城池的神明,周朝時規定,天子要祭祀八種神,其中第七種叫水庸,水就是隍,而庸就是城,這便是必隍是祭祀的起源。
隨舊都市的發展,大部分的城,都建在水邊,城與水漸漸結為一體,而水神與庸神也合而為一,成為守護城池的城隍神。所以遠在西元二三九年,三國中的吳國,便有建城隍廟的記錄。
【歷史沿革】
隍是古代神話中用來守護城池的神明。
周朝時規定,天子要祭祀八種神,其中第七種叫水庸,水就是隍,而庸就是城,這便是必隍是祭祀的起源。
隨舊都市的發展,大部分的城,都建在水邊,城與水漸漸結為一體,而水神與庸神也合而為一,成為守護城池的城隍神。所以遠在西元239年,三國中的吳國,便有建城隍廟的記錄。
城隍爺為地方守護神,專管百姓陰間諸事,與地方長官之掌理人間,分而治之。所以,當地若有新官上任,必先至城隍廟上香祭拜,府城隍爺做為民間公理正義的最後守護神,是古今不變的信仰。
府城隍廟為陰間的「府衙」,其建築本身氣派十足,在臺灣傳統廟宇中,算是規模頗大者,府城隍廟陰森的氣息,整體陰森森的空間氣氛令人印象深刻。廟內的空間,左右封閉,進深極長,不像一般廟宇強調寬敞明亮的空間,幽暗深邃的氣氛很難發散,即使在大白天裡,也可清楚到陰暗氣氛。
【特色】
主祀神明:府城隍威靈公
教  別:道教
根據清乾隆43年(西元1778年)臺灣知府蔣元樞的《重修臺郡各建築圖說》所繪,城隍廟原是一座四殿兩廂房式的廟宇建築。除第一進頭門外,依次是正殿、後殿及大士殿。
大士殿的右側,設有紀念臺灣知府蔣毓英的蔣公祠。頭門目前並建有稍高的戲臺一座。平面上看,已較《重修城隍廟圖》碑上所刻的規模寬大。今天所見的臺灣府城隍廟,坐北朝南,是歷經多次修建的紀果。廟前原有寬廣的廟埕,日治時期實施市區改正,劃為道路用地,民國71年,青年路拓寬為15公尺的道路,使得前殿緊臨道路,成為臨衝的廟宇。
目前的平面配置為二開間的三殿兩廂房形式。前殿與正殿間有拜亭連接,除亭的兩側狹窄的天井可以採光外,兩殿幾乎已成為一體。從中央大門入口檯頭仰望,高懸的匾額上題有碩大的「爾來了」三個字,象徵著城隍爺無上的權威,也是臺灣府城三大名匾之一,進了大門回首仰望,又見超大型的算盤高高地掛在門楣上方,用來算是非,昭天理,觀人棄惡為善。
註:摘自臺灣府城隍廟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