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2008延平王祭」在延平郡王祠隆重舉行

奉祀於民間長達五十多年的開臺聖王鄭成功神塑金身,在延平郡王祠大殿整修完工後,將於2月16、17日舉辦府城「延平王祭」活動,迎回延平郡王祠正殿安座,六合境各宮廟也將出動參與回鑾遶境,延平郡王祠將配合舉辦延平王祭-安座及宴王儀式、成功林栽種、燈區佈置、王藝明布袋戲、水仙花雕展覽、凌波茶會、藝陣表演及延平王祭紀念小提燈發送,風風光光迎回延平王。

  「2008延平王祭」13日舉行記者會。市長許添財表示,延平郡王本尊神像離開延平郡王祠,將迎回本尊神像正殿安座,恢復清朝時期祠廟合一。在「祠」部分為市府重要文化財,將依照相關典範進行應有管理,在「廟」方則由管理委員會自主管理獨立運作,包括民間祭拜活動,在祠廟合一後往優質寺廟文化目標發展及提升。

  許市長指出這次「延平王祭」將迎回鄭成功本尊神像,由臺南市六和境及全國共96家的祭祀鄭成功的廟宇會商後,希望本尊奉嗣在延平郡王祠並作為鄭成功的主廟。他並指出本尊神像在文化觀光處的考證下有三百年歷史,這是臺灣重要文化資產。

  許市長指出全國祭祀鄭成功的96家廟宇經會商決定延平郡王祠為主廟,廟宇進香為民間信仰,進香活動不能禁止,但進香的程序、儀式會訂管理辦法,將對燃放鞭炮、燒金紙、燒香等事項做規範,提升生活水準及文化品質。

  347年前,鄭成功率兵攻臺驅荷成為開台第一人,並以臺灣為反清復明基地,招攬遺民,從此展開篳路藍縷的屯墾養兵,為臺灣奠定了發展根基,後人尊為開臺聖王、開山王,又因朝廷賜姓、策封,有國姓爺、延平郡王之稱。1662年鄭成功去世後,民眾為感念他的功績,建造開山王廟奉祀,1874年沈葆楨奏請清廷改建後改稱明延平郡王祠,日治時代改稱開山神社,國民政府來臺後,民國41年在開山路現址改建延平郡王祠迄今。

  延平郡王祠改建期間,原開山王廟奉祀的全台首尊開臺聖王神塑金身,暫時移往開山王廟全台唯一的交陪廟境媽祖樓天后宮奉祀,至此開臺聖王與天上聖母共享眾民香火。為迎回延平王,延平郡王祠殿慎重整修,並舉辦「延平王祭」迎請開臺聖王金身回鑾安座,結束暫寄在外的日子重返開基祖廟奉祀。

  「府城延平王祭」活動訂2月16、17日一連進行兩天,市府除了在延平郡王祠張燈結綵歡喜迎延平王聖駕回鑾,並為感念媽祖樓天后宮多年來提供開臺聖王金身暫奉的隆情厚誼,16日下午6時先於媽祖樓天后宮舉辦感恩祀宴祭典儀式及藝陣表演,由市長許添財主祭向天上聖母和諸神感恩辭行。

  17日上午7時延平郡王祠所屬六合境各宮廟一起出動轎班、陣頭共同前往媽祖樓恭迎開臺聖王金身,並沿途遶境返回延平郡王祠正殿安座。

  配合開臺聖王金身回鑾安座將在延平郡王祠庭園栽種成功林,由市長許添財邀請日本、中國大陸代表及六合境交誼宮廟代表,一起栽種象徵鄭成功一生從出生、成長到墾臺輝煌時期的三種林木,日本─椎木、大陸─莿桐、臺灣─鳳凰木。

  延平郡王祠相關迎回開臺聖王金身系列活動,計有系列藝文饗宴:2月7日至24日水仙花雕作品展覽、2月16日上午凌波茶會品茗、2月17日下午藝陣團聯合表演、王藝明布袋戲表演、育音絲竹民族樂團等表演。
  此外,為讓府城鄉親分享國姓爺金身回鑾之殊勝,市府特地製作「延平王祭」紀念小提燈,17日下午5時至6時分送市民。(轉載自市政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