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守護文化資產 八吉境關帝廳申請歷史建築

守護文化資產,保存臺南特有古蹟、歷史建築、文化景觀,臺南市政府成立「古蹟歷史建築聚落文化景觀審議委員會」,針對臺南市八吉境關帝廳申請登錄為歷史建築,林副市長表示該廟宇泥塑神像、門神彩繪、浮雕、梁坊畫的歷史文化價值高,對於登錄為歷史建築一事,持樂觀態度。

八吉境關帝廳申請登錄為歷史建築,林欽榮以副市長兼古蹟歷史建築聚落文化景觀審議委員會主任委員身份,12日前往該廟宇現勘。他指出,廟宇泥塑神像可媲美大天后宮媽祖像,門神彩繪更是栩栩如生,已現勘過的委員多持正面態度。而對於廟宇內的彩繪,因長期燻留下的煙垢,他也當場指示文化局,協請專家技術指導,再現昔日廟宇水墨畫彩繪風華。

八吉境關帝廳於清康熙年間興建,距今300多年,日治期間中正路開拓拆除,拆除後舊料部份移至現址重建,民國37年與60年均陸續有整修。廟宇內「浩浩其天」匾額為乾隆44年所作,泥塑神像、廟宇彩繪、梁柱書法,集結國內知名彩繪專家與書法專家繪製而成,有第一屆民族藝師薪傳獎得主潘麗水、書法名家朱玖瑩、黃國書等,建築極具歷史文化價值。
依據文資法第15條、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2條、第3條,八吉境關帝廳申請登錄為歷史建築。廟方人員表示,八吉境關帝廳對於當地人而言是塊瑰寶,大家以此文化資產為榮,希望將其申請登錄歷史建築,保存給下一代,作為歷史見證。(新聞/圖片來源:101.3.12市府網站/市政新聞)

* * * * * *

創建於清康熙年間的八吉境關帝廳,三百多年來歷經多次整修及重建,並未列入古蹟之列,但因廟內保有潘麗水的彩繪,彌足珍貴,主動提報市立文化資產管理處列歷史建築,2月19日文資處邀委員前往會勘,了解保存情況,作為日後審議參考。

八吉境關帝廳原建於鎮北坊,後遷於西定坊,今中正路頭段,乾隆44年曾獲頒「浩浩其天」匾,以彰顯神威靈應;日據後,一度被充為官員宿舍之用,市街改正時又改遷至今友愛街40巷現址。最近一次整修是在民國66年落成,廟雖小巧,卻頗富特色,包括潘麗水的彩繪、潘春源及朱玖瑩的筆墨作品等,均具藝術文化價值。(資料來源:101.2.19中華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