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以生物科技研發🍀植物碳匯,增加🧑‍🌾農民經濟策略思考,展現台灣農業新希望😄

鹽水以蜂炮🎇、燈會✨及意麵🍜聞名,但大部分的居民經濟收入還是以農業、畜牧業為主要來源;而鹽水地區農業以✅硬質/青割玉米佔大宗,但因氣候變遷及少子化影響,農業耕作多數👉由代耕業者或以小地主大佃農方式經營,👉部分農地則作為太陽能光電設施,農村經濟的未來需導入生物科技,創造農業生產新價值。
👉陳文琪區長指出,目前全世界以淨零排放為目標,「#碳權」因應而生,歐盟立法自2026年起,將進口到歐盟的高碳排商品課徵碳稅,而7月18日歐盟碳權價格已達到每噸94歐元,未來碳權交易不可限量,認證後可以世界通行無阻。台灣不落人後「#碳權交易所」在✅8月7日正式營運,企業可用被允許的碳排放量,與農業生產計算固碳能量,和企業做「#碳抵換」,符合國家政策及世界共通守則,創造多贏成就。
✅成大材料科學系蘇彥勳教授研發團隊致力於發光植物研究,它除具有「夜間發光出錦」特色,另一發現植物依然可以自然生長並且發光與固碳能力,經量測發光植物在夜間可以提升🍀植物40.6%碳捕抓固碳效能,且符合歐盟標準(En71-3)非基因改造操作之特性,又因👉蘇彥勳教授熱衷於公益事業,懷抱著一顆對地球環境的愛且期望能和農民一起對抗氣候變遷,實踐並推動聯合國永續發展之目標,以里山倡議行動為架構達到「✅社會-生態-生產地景」的適性經營,讓人文社會與自然環境共生,屆時碳權交易新世紀油然而生。因此;✅鹽水區公所特地邀請蘇教授,一起拜訪鹽水區農會邱子軒總幹事了解硬質/青割玉米的碳匯事宜,做為因應之策略參考。
邱總幹事表示,全世界都在看,企業社會責任執行減碳專案,並向國際申請「#碳權認證」是未來趨勢。例如,酪農業整體生命週期中所釋放的碳排放量,從乳牛數量、產乳量、飼料(本地或進口)、肥料或營養品、電力消耗、冰凍、運輸、屠宰等食物鏈,以精密科技計算總體碳排放量;而本區青割玉米為乳牛飼料,如果能以新農業生物科技擴展農業碳匯創生,則可在碳權上取得平衡甚至可以出售碳權,增加農村收益並達到友善環境的生態平衡。蘇教授回應興辦生物科技是無害固碳技術、是創造農業生產新價值的模型,更讓青年願意進到農村、老年人發揮在地生產力的動機,也是翻轉農業新時代的一個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