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
由鹽水市中心向外輻射的三條主要道路---中正路、朝琴路、三福路,是鹽水在早年商港時期最繁華的商業區,路的兩旁林立著歷史悠久的商業建築,今日被稱為「老街」區域。當時的市中心在今日中正路的路頭,即伽藍廟前的廣場。這個三岔路口,集結著布街(今三福路)、竹子街(今朝琴路)、媽祖宮街(今中正路)。
由早期的街名,可以知道當時的鹽水商港,主要集散的貨物是布料以及竹子---農業時代不可或缺的工具材料。而護庇宮所在的「媽祖宮街」,作為信仰中心,兩側保留了最多日據時期的商業街屋,它們優美的造型,是21世紀許多大城市裡的時髦百貨公司也望塵莫及的。
 |
 |
伽藍廟三岔路口 |
媽祖宮街 |
<歷史街區>
在早期主要的商業街道之外,鹽水區保存了數條歷史巷弄,彎曲狹小的紅磚步道兩側,是屋齡將近百年的古樸平房,漫步其間,最能感受到早年居民的生活韻味。
一銀巷、王爺巷、連成巷街區:在八角樓、第一銀行與王爺廟三個商業時期重要建築之間,是早年儒商巨賈聚居的社區。兩側的磚房雖然已經不復當年面貌,但手製磚瓦搭建的陳舊建築,仍散發著濃濃的懷古風情。
 |
|
八角樓 |
|
橋南老街位於鹽水港的舊港口邊,是清領時期鹽水通往南部鄉鎮的交通要道,昔日商家林立、商賈大戶錯落,相當熱鬧。街上最具特色的是早期住店合一的老式建築,如方便顧客行走的「亭仔腳」(騎樓),以及店鋪上方存放貨物的挑高空間。目前橋南老街上仍有一間營業中的百年打鐵店,舊式工法的傳統手藝,每每吸引遊客駐足圍觀。
 |
 |
橋南老街打鐵舖 |
橋南老街亭仔腳 |